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0日電(記者 李金磊)2月份CPI同比上漲5.2%,CPI漲幅連續兩個月處于“5時代”,但漲幅有所回落,其中食品價格上漲較多,同比漲幅超2成。
CPI仍處高位,但漲幅有所回落
2月份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價格走勢形成了較為復雜的沖擊,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顯示,2月份CPI同比上漲5.2%。
這意味著,CPI漲幅連續兩個月處于“5時代”,但是同1月份5.4%的漲幅相比,2月份CPI漲幅回落0.2個百分點。
據測算,在2月份5.2%的同比漲幅中,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2.9個百分點,今年的新漲價影響約為2.3個百分點。新漲價影響占比較高,達四成多。
1—2月平均,CPI比去年同期上漲5.3%,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.7個百分點。
3月5日,在合肥市一家超市,大學生志愿者王束佳為轄區高齡老人代購蔬菜。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
囤購行為等助推食品價格上漲較多
數據顯示,食品價格上漲較多。2月份,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.9%,漲幅擴大1.3個百分點,影響CPI上漲約4.45個百分點。
食品中,鮮活食品價格持續處于高位。薯類價格環比上漲16.0%,漲幅擴大8.3個百分點;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.3%,漲幅擴大0.8個百分點;鮮菜、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9.5%、4.8%和3.0%,漲幅分別回落5.8、0.7和1.5個百分點。
對于食品價格上漲較多的主要原因,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解讀稱,從供給方面看,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實施了交通運輸管控措施,部分地區物流不暢;人力短缺造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,成本有所上升;部分企業和市場延期開工開市,一些產品生產和供給受到影響,難以及時滿足市場需要。
從需求方面看,受“居家”要求與“避險”心理等因素影響,有的居民出現囤購行為,部分地區出現搶購方便面、肉制品和速凍食品等易儲食品現象,甚至波及到其他食品,助推價格上漲。
3月7日,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一大型超市,市民在選購水果。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
未來一段時間物價走勢如何?
央行2月19日發布的《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》指出,物價形勢總體可控,通脹預期基本平穩,對未來變化需持續觀察。
這份報告指出,短期內,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對物價形成擾動,應繼續密切監測分析。但從基本面看,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,總供求基本平衡,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。
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對中新網記者表示,在疫情等因素擾動下,預計第一季度CPI漲幅會維持高位運行,但是隨著疫情形勢好轉,一系列復工復產、保供穩價等政策措施的實施,價格運行會趨于穩定。
“疫情下物價指數拐點推遲,但趨勢不變。”東興證券預計,5月生產消費活動基本恢復常態,豬肉產能恢復,蔬菜水果價格擾動消失,CPI將進入下行通道。
據農業農村部“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”監測,2月28日—3月5日,大部分農產品價格環比下降。其中,豬肉平均價格較上周下降1.3%;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下降4.9%;重點監測的5種水果平均價格下降0.5%。(完)
Copyright © 1999-2020 www.accutoneindia.com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-1 聯系郵箱:85 53 591@qq.com